【回眸五年路 卓越新百年】学在哈工大——聚焦哈工大近5年人才培养成效凸显的背后

2020-11-11

2020年9月7日,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专程到黄文虎院士、沈世钊院士、杜善义院士、王子才院士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家中,在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问候的同时,虚心听取几位老先生对如何走好哈工大的新百年卓越之路,特别是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百年贺信精神,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的宝贵意见与建议。

建校百年来,“工程师的摇篮”“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已经成为哈工大在人们心中深刻的烙印。近年来,哈工大党委紧紧围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更加凸显,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优势更加突出,“学在哈工大”的美誉被赋予了新的浓重底色和时代内涵。

 

 

只要你有梦想,哈工大就给你实现的舞台

记者见到英才学院大二学生吴舟哲时,他刚刚完成了大学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演讲。在二校区主楼偌大的阶梯教室,面对近200位大一新生,吴舟哲分享的是自己大一时参加项目学习的经历和来到哈工大学习的收获。

“演讲成功吗?为什么请你给新生‘传经送宝’?”记者问道。

“开始有点紧张,讲着讲着就聊嗨了!”吴舟哲笑着说,“我和两个队友在大一项目学习时没有选择题库里的项目,因为总想‘搞点事情出来’!”

在上海长大的吴舟哲,从小就对科技充满兴趣,读高中时已经参加过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总想着“搞点事情出来”的他也因此报考了哈工大。

“我来哈工大是来对了!”

吴舟哲从小的梦想在仅仅一年多的大学生活中就已开始生根发芽。和他一起组队做项目的王浩宇,是学校无线电协会的成员,唐浩云则对视觉处理技术情有独钟,3个小伙伴把大一项目学习中的问题延伸到了大二,目前还在课余时间一起“搞事情”。而刚刚大二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业导师,遇到难题时,总是能在导师遆晓光副教授那里得到点拨和启发。

“我没想到大一就能听到韩杰才院士的课!”

吴舟哲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但兴趣广泛的他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 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

像吴舟哲这样,大一时开始进行项目学习,有专门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可以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生研讨课、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创业实践课、文化素质课,可以现场聆听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的学术报告或授课,这几年,在哈工大已经不算“新闻”。

 


学生在2018年改建升级后的工程创新实践中心进行科创

近年来,哈工大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

曲华仁,大一时在机电学院就读。尽管成绩不错,但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也充满求知欲的他,在大一结束时选择了转专业,进入经管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并辅修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的社会学专业。现已大三的他,笑称自己是“复合型本科生”。

的确,这个开朗好学的小伙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在哈工大找到了更多适合自己的舞台:担任哈工大模拟联合国会议主席,策划、主持全英文模拟联合国会议;零基础加入哈工大军乐团,成为圆号演奏员,多次在学校礼堂演出;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省级优秀奖;成为C9高校交换生,获得到南京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哈工大,只要你有梦想,就会有舞台。

 

只要你敢尝试,哈工大就给你出彩的机会

20岁,可以干什么?能干成什么?

在哈工大,20岁的泰米尔为“龙江二号”卫星装上了微型CMOS相机,2019年2月,这个小相机在太空中拍下的照片登上《科学》杂志,被称为“最美地月合影”。

因为“最美地月合影”,泰米尔成为同学中的“明星”。而他所在的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更是一个星光熠熠的群体。今年五四青年节,这支由“90后”“00后”学生组成的团队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参与研制了“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珠海一号”和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等多颗卫星。“紫丁香二号”卫星开创了我国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微纳卫星的先河。

2020年5月,新华社点赞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中国航天队伍“新生代”

 

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是哈工大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科教融合办学优势与特色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一批优秀团队和学子在哈工大不断涌现:计算机学院90后创业大学生冷晓琨,已经成长为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董事长,他们的产品代表中国走上韩国冬奥会“八分钟”;刚刚从材料学院博士毕业留校的万龙,带领的创业企业万洲焊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机电学院的李蕴洲创业两年,已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与青少年机器人教育领域占据了稳定规模的市场……

这些闪亮的名字背后,是哈工大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的坚守与积淀,也蕴藏着哈工大破解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个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密码”。

“坚持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机制建设,把教学和科研作为驱动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的‘两个轮子’,让这‘两个轮子’一起转起来。”

校长周玉反复强调的这个主张,成为哈工大科研优势、工程优势、实践优势、学科优势等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转化的航向标。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把高水平科研成果及时植入教学内容中,让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态势,逐渐完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平台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8年5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组专家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考察

 

与此同时,学校持续完善“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围绕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成长关键点,构建了从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学四年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尽早进实验室,成为课题组的初级成员,搭上科研的快车。

翻看机电学院研一学生王中山的简历,本科四年到保送读研,从大一的项目学习到大二参加学校智能车创新俱乐部,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到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到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科创达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哈工大“四年不断线”实践教育教学的真实写照。

目前,“项目学习”及“大创计划”已经在全校学生中实现全覆盖,学生年均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以上奖励千余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哈工大均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名。

 

只要你肯努力,哈工大就给你卓越的未来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参与学校重大改革,看到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培养的深入讨论、反复研究,在决策时把师生利益摆在第一位,又兼顾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感到学校推出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背后的不易。”

2020年7月7日,电气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琳昊受邀列席哈工大党委常委会。作为学生代表,李琳昊为学校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试行)》建言献策。

2020年8月3日,刘永坦院士和冯秉瑞教授伉俪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学科人才培养。

记者翻看近半年的采访本,发现采写、报道最多的内容就是学校和各学院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各项改革与举措。

最近的一次采访,是上周。采访对象是航天学院大二本科生刘子昂。

这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男孩,从小就对哈工大非常熟悉,也非常向往。高考时的优异成绩,令他如愿考入航天自动化大类专业。

“来了哈工大,才知道哈工大的优势学科太多了!在哈工大可以学的太多了!”

于是,在大二时,刘子昂和在建筑学院就读的好朋友一起辅修了计算机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

 

 

 

刘子昂在大一项目学习中完成的卫星绕月仿真视频

近年来,哈工大着眼国家战略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5》,构建了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实现“六大提升”;

完善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开设新型辅修专业(学位)、加大对学生科创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大牌教授为本科生开设创新类课程;

连续4年举办4届教学节,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教师评价和绩效分配中向一线教师倾斜;

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改革,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和一批名师大家走上思政课讲台……

各单位和广大教师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投入与付出更是生动诠释了哈工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

计算机学科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实施的“大类培养+专业方向”相结合的三重迭代式计算机大类专业培养模式,电气学院实施的“MOOCs+SPOC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基层院系探索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先锋。

疫情期间,杜善义院士在“云端”为学生授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上教学中彰显“规格”与“功夫”的一线教师,全天候“趴在网上”指导学生实践的实验教师,由院士、学术大咖、教学名师组成的在“云端”为学生作报告的豪华“大师团”,在毕业季化身“打包大军”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思政课”的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彰显了哈工大师者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色,为哈工大的人才培养增添了一抹浓重的底色,也为走好新百年的卓越之路,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增强了底气,作出了哈工大人的回答。

 

哈工大报讯(张妍/文 综合/图)编辑:张妍